2011/9/18

有效微生物群







生素的濫用

看到許多魚友,將抗生素藥劑作為水產抗病和保健的主要工具,充分暴露在生物生理認知上的薄弱。

一年多前,一位瀋陽魚友,家中在經營魚場的Devil,跟我討論了腹水治療,他主要選用克林霉素(Clindamycin),是因為這種林可胺類不會使魚不孕。魚場能有這樣的思維,極為難得,但若進一步了解,克林霉素也可能導致偽膜性腸炎。

滅菌也好、殺蟲也罷,愛魚情殷,不免救溺。故輕忽副作用,冒進投藥。其實魚本不「溺」,想要強化魚自身免疫,絕非一概的下鹽下藥所能濟事。為了建立不用藥基礎,我們不能不做先決式的思考,也就是「如何使魚不生病」。一般展鬥,扣掉遺傳因素,疾病的發生,多數是殘餘餌料、排泄廢物、有害氣體(氨,硫化氫等)造成;或者因疏忽餌料質量,在腸道產生不好的細菌與病毒,大率類此。如果廣義來看,病源的病毒、真菌、原蟲、細菌,都算是微生物範疇,所以如何在水體中,使益菌制衡壞菌,也使有害物質被分解轉化,是這幾年慢慢被重視的「微生物防治法」。


有效微生物群

EM(Effective Microorganisms)就是「有效微生物群」,技術上,是以適當比例,和獨特發酵法,篩選出有益微生物混合培養,最後在共生增殖過程中,形成穩定的微生態系統。它的特色是結構繁複、性能穩定、用途廣泛、使用方便,還有促進生長、增強抗病力、改善生態環境、提高存活率等優點。當EM添到飼水中,許多分解合成作用,能轉化有機物為營養元素。另外,EM中對魚腸道有益的細菌,也有分解餌料蛋白質的作用,一方面幫助消化,也能減少排便,總體來說提升了飼水品質。

經過多次試驗,我自己的EM調配,特別強調腸道益菌種類,比如善玉菌(Clostridumbutyricum)。因為魚苗成長階段,吃的量多、吃的種類多,如果沒有消化能力的補強,腐敗後的病毒,甚至造成日後畸形可能。

EM不是強陽不倒的仙丹,但它給魚的,是最適的體內與體外環境。記得魚友養水晶蝦時,在水質污染的株連下,死亡不少,我施以援手就是EM的做法。到現在,即使為魚病困擾者不減反增,或是下藥治療的積重難返,我盡量不在一隻魚上著墨,言近旨遠,只強調整體觀念,雖然反覆重點,都在有效微生物群應用之間,常人看來,不免迂闊;但盡識底蘊者必然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