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3/8

鬥魚演變


在展鬥之前,泰國鬥魚的歷史與發展,數載於茲矣。最早的名稱,傳之眾口的,「泰國鬥魚」(Plakat Thai)和「暹羅打架魚」(Siamese fighting-fish)都有,但總體而言,囊括了三種,分別是泰鬥(Betta splendens。splendens是拉丁文,有輝煌的、瑰麗的意思。)、史馬格丁娜(Betta smaragdina)、英貝利斯(Betta imbellis)。這三大品種,在自然環境中,雜交既久,難以追查誰承先誰啟後,但人為介入,仍使鬥魚最後演變不同的型態分支。

泰國在地理上分成北部,東北部,中部,東部和南部,每一區塊都有獨自發展的鬥魚系統。

北部 / 
山脈關係,氣候偏冷,不利鬥魚生存。但三到五月短暫溫暖可以採集到少數野生泰鬥(Wild)與史馬格丁娜。

東北部 / 
有河經過,大多是史馬格丁娜。這邊居民下班沒事就是拿兩隻鬥魚打一下娛樂,或是做為禮物交換。打完會放回田裡。

中部和東部 / 
主要發展長鰭與短鰭的泰鬥,因曼谷在這,所以水族商業發達。

南部 / 
溫暖多雨,主要發展泰鬥與英貝利斯。


而Fighter目前研究,是史馬格丁娜與泰鬥的混種。最早史馬格丁娜就是用作打鬥娛樂,有心人為了使它更強壯,會將魚苗再放回野外,任其自然淘汰,這過程中間就有了雜交,再加上人為純化,演變成為今日的Fighter。Fighter野採的,體型瘦小、唇薄,黑色素褪去會有一個有光澤的透明表皮;Fighter人工純化的,體型較大,體色是較暗的深綠色,鰭卻較無色。目前在東南亞認為最好的Fighter還是接近野生的品種。這也是我自馬來西亞無緣見到的,當地人說有兩種品種,各有各的支持者。

萬古常新,在現代科學滲入下,學者將品種分類放之四海而皆準。但在過去,泰國育種並無任何科學或教育為底,他們只把鬥魚歸類到兩種類型:一、Plakat Pah或野採鬥魚(wild caught Betta);二、陶罐鬥魚(Morh Plakat)或農地鬥魚(cultivated fighter)。因此,在農人手上,後續育種能如此變化無窮,確實令人驚訝。